比較下列三種商品中哪一種商品需求的價格彈性最小 比較下列四種商品中哪一種商品需求
Vevor工具優(yōu)選跨境問答2025-08-156040
要比較三種商品中哪一種商品需求的價格彈性最小,我們需要分析每種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
1. 定義和理解需求的價格彈性
定義:需求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PED)衡量的是價格變化時需求量變化的幅度。公式為: [ \text{PED} = \frac{\%\Delta Q}{\%\Delta P} ] (\%\Delta Q) 是需求量的變化百分比,(\%\Delta P) 是價格的變化百分比。
需求的價格彈性分類:
- 完全無彈性 (Perfectly Inelastic): 當 (\%\Delta Q / \%\Delta P = 0) 時,表示需求量對價格不敏感。
- 單位彈性 (Unitary:) 當 (\%\Delta Q / \%\Delta P = 1) 時,表示需求量與價格同比例變化。
- 富有彈性 (Elastic): 當 (\%\Delta Q / \%\Delta P > 1) 時,表示需求量隨價格上升而增加更多。
- 缺乏彈性 (Inelastic): 當 (\%\Delta Q / \%\Delta P < 1) 時,表示需求量隨價格上升而減少更多。
2. 分析不同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假設(shè)我們有以下三種商品:
- 商品A:需求價格彈性為1(單位彈性)
- 商品B:需求價格彈性為-1(富有彈性)
- 商品C:需求價格彈性為0(完全無彈性)
3. 比較這三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 商品A:需求價格彈性為1,表示需求量與價格同比例變化,即價格每變化1%,需求量也相應變化1%。
- 商品B:需求價格彈性為-1,表示需求量隨價格上升而減少更多,即價格每變化1%,需求量減少超過1%。
- 商品C:需求價格彈性為0,表示需求量對價格不敏感,即價格變化不影響需求量。
4. 結(jié)論
根據(jù)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
- 商品A 的需求價格彈性最小,因為其需求量與價格變化成正比關(guān)系。
- 商品B 的需求價格彈性最大,因為其需求量隨價格上升而減少的比例超過了1%。
- 商品C 的需求價格彈性介于兩者之間,但仍然小于商品A。
因此,可以認為商品A的需求價格彈性最小。
本文內(nèi)容根據(jù)網(wǎng)絡(luò)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zhuǎn)載請注明,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