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中的三截四關是什么意思?(國際物流干貨知識分享)
在進出口貿易中,采用國際海運出貨的人常常會遇到這幾個名詞:截關、截單、截港、清關、報關、結關、通關,這就是"三截四關"。
那在實際操作中該如何區(qū)分呢?下面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截關。
截關是指截止接受報關放行信息的時間,貨物必須要在此時間之前做好報關放行的工作,遞交海關放行條給船公司。
一般顯示為 Closing time ,在此時間之后再遞交海關放行條,船公司將視該貨物未能清關放行,不允許上船。
截單。
截單是指船公司最后更改提單格式的時間,在此之前,提單格式和資料可以多次修改,在此之后,提單修改將會產生改單費用,這個時間沒有標準,各個船公司不一樣,有的是開船日,有的是開船后一周之內。
截港。
截港是指碼頭截止收柜的時間,在這個時間之前,裝好貨的貨柜可以入碼頭或倉庫,過了這個時間就不可以再進碼頭了。
有時候也稱截重柜,顯示為 CY cutoff 或 CY closing。
清關。
清關是貨代行業(yè)的常用口頭用語,這里主要是指與進口相關的報關、報檢、報關文件,運輸、派送等一系列具體操作的統稱。
報關。
報關是一個具體的動作,一般是進出口收發(fā)貨人或者代理人向海關申報具體的貨物信息,不僅指出口海關包括進口。
對應的代理人就是代理報關公司。
結關。
結關是海關放行后的一個程序,將獲放行的有關資料及貨已裝船的資料送交海關,備案存檔及后續(xù)的出口退稅等工作。
因此結關日是指國際航行船舶于出口前辦完海關手續(xù)、結清應付的各種款項,海關準許離港出航的日期。
通關。
通關即結關、清關的一系列動作的統稱,是指進出口貨物和轉運貨物,進出入一國海關關境或國境必須辦理的海關規(guī)定手續(xù).只有在辦理海關申報、查驗、征稅、放行等手續(xù)后,貨物才能放行,加工貿易方式下后期核銷完畢,這一系列動作完成后才叫通關。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