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OL運營什么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KOL運營就是通過滿足KOL的需求,實現KOL對自己的產品不斷產生貢獻的過程。
KOL的運營和普通用戶的運營有所不同,KOL運營需要在KOL需求和運營效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更高境界的KOL運營則能在滿足自身利益的同時,夠放大KOL的價值,實現雙贏。
二、KOL運營的好處。
KOL的價值在于提升運營效率,基本都是圍繞拉新,促活,轉化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提升相關指標數據。
KOL運營是目前比較高效的運營手段之一。
拉新:微博,知乎這一類產品的早期運營均邀請了知名的大咖入駐,也正是這些KOL吸引了后續(xù)一大批普通用戶加入并和他們產生互動,KOL對于拉新的效果非常明顯。
促活:微博上一大批KOL的存在經常成為輿論的戰(zhàn)場,除了一些自生的事件之外,也不乏平臺運營者在背后推波助瀾。
轉化:這個就很普遍了,網上各種圖文帶貨,短視頻帶貨,直播帶貨,KOL憑借著自己的影響力,建立起和粉絲的信任,最終促成粉絲的付費轉化。
三、KOL運營策劃方案基本思路。
1.明確引入KOL的目的。
拉新?促活還是付費轉化?只有確定了KOL引入目的,才能夠有個初步的KOL找尋方向。
2.確定KOL的類型。
根據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定位,選擇不同KOL。
有時候垂直領域的小KOL比粉絲量大但是雜的KOL對你的價值要大得多。
3.列出備選KOL人員名單。
KOL的備選名單必須包含KOL全方位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偏好,粉絲質量,報價等信息。
4.準備KOL合作方案。
明確KOL引入節(jié)奏,也就是要保證KOL引入數量和活躍粉絲量之間的平衡,若缺乏足夠的粉絲互動,KOL容易流失,若KOL過少,內容產出有限,粉絲看不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也會引發(fā)用戶流失。
明確告訴KOL自己的需求以及他可以獲得什么,錢能解決的問題有時候真不是問題,因為一些KOL更在乎自己的一些諸如個人品牌發(fā)展之類的訴求,所以合作方案盡量考慮KOL的軟性需求。
5.尋找KOL聯系方式進行洽談引入。
合作方案發(fā)給KOL之后經常會石沉大海,這個時候不要放棄,各種渠道和方法都應該嘗試一遍。
當然,預算充足的話,直接找專業(yè)經紀人對接即可。
6.建立常態(tài)化的KOL維護。
如果KOL人數比較多,則應該根據KOL類型分類建立社群,并建立每位KOL的個人檔案,這份檔案可以幫助我們有針對性地去接觸KOL。
甚至在節(jié)假日進行問候,讓KOL感覺我們很用心。
當KOL發(fā)現我們真的在乎他的訴求之后,對我們后續(xù)維系KOL的關系有很大幫助。
7.激勵與限制。
對有潛力的KOL進行流量傾斜,或者給一些物質獎勵,還可以制造相關熱點,包括打造IP,協助粉絲運營等。
當KOL已經形成影響力后,就需要簽訂排他約束合同,以便我們放心地投入更多資源去合作。
當然最好是讓KOL深度參與到平臺運轉中來,把KOL的影響力逐步遷移到平臺上來,這樣,KOL會比較穩(wěn)定一些。
另外,手上的KOL如果比較多的話,需要建立一套規(guī)則規(guī)范,讓每個KOL都在規(guī)則框架下活動,才可以保證運營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KOL運營中有哪些坑。
1.直接從TOP端的KOL拉人。
一般處于平臺頂尖的KOL是很難拉走的,而緊隨其后的人有不少是胸懷大志,但卻因為平臺有更大的頭部KOL而沒辦法得到比較好的資源傾斜,心有不甘,這類人只要多花點心思和時間,還是可以拉攏到不少的。
2.KOL不符合品牌定位。
不可一味地以流量大小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錯誤的KOL,即使是明星,也有可能對平臺無幫助,甚至還有些會讓平臺落下不好名聲,損傷平臺價值。
3.未考慮清楚對方訴求。
一般成熟的KOL都有自己的粉絲玩法套路,可以很穩(wěn)定地賺錢,如果你想讓他花費大精力去幫你開新的地盤,有時候錢也沒辦法打動他了,因為他們沒時間,做不來更多的東西。
4.忽視KOL的生命周期。
任何一個KOL,總會經歷孵化、成長、成熟、衰退、消亡的整個過程。
當我們無法賦予這些KOL更大價值的時候,平臺對于KOL們來說價值已經不大了,這時候大部分都會選擇離開。
處于成長期的KOL是比較好合作的,大家各取所需,建立深厚的友誼,工作也比較好開展,相對于成熟期來說,成本會低一些。
五、海外KOL運營是否和國內一致。
國內流量紅利到頂,企業(yè)選擇出海,轉向海外社交媒體營銷成為趨勢。
大家也比較關心海內外網紅運營方式是否一致?對于大多數企業(yè)而言,維護國外KOL資源成本比較高,尋找代理合作才是當前性價比比較高的方式,也可以幫助企業(yè)避開不必要的坑。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