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賣家晉遍采用的商品打造邏輯
第一個問題:當前平臺上一款售價是 11.99 美元的商品,盈虧平衡點大概是多少呢?答案是8 美元。
第二個問題 :對于一款成本是 8 美元且在當前平臺上售價是 11.99 美元的商品你計劃用什么樣的價格作為初始價格開始打造呢?很多賣家的答案是 10.99 美元。
為什么呢?因為在這些賣家的眼里,10.99 美元的價格相對于先行的同行賣家來說具有競爭力,同時自己還可以有一定的利潤。
我們就從 10.99 美元的價格開始,模擬一遍大部分賣家普遍采用的打造一款商品的方法和邏輯,看看這樣的打造方法是如何失效且讓人失望的。
當把一款成本為 8 美元、別人售價為 11.99 美元的商品設置為 10.99 美元的價格開始銷售時,我們內心的優(yōu)越感是,這樣的價格相比同行來說是有競爭力的。
現實卻有點尷尬,很多賣家發(fā)現,價格為 10.99 美元的商品不僅沒有銷量,甚至連流量都沒有。
該怎么辦?投放廣告。
于是,不少賣家為了能夠獲得流量和訂單,開始了站內廣告的投放。
再做一個假設,假設設置站內廣告的預算是 50 美元/天,廣告的效果會怎樣呢?稍有運營經驗的賣家應該知道,以當前亞馬遜平臺的轉化率來看,大概可以轉化出5個訂單。
每天投放 50 美元的廣告,轉化出 5 個訂單,每個訂單的售價是 10.99 美元。
此時,詢問賣家運營效果如何,這個賣家的回答大概是 :“還好吧,每天可以出5 個訂單,每個訂單有3 美元的利潤。
”“那還不錯嘛,已經產生盈利了呀!”“還沒有,廣告成本有點高。
”類似上述對話,雖然不一定在每位賣家身上都出現過,但類似情節(jié)卻在很多賣家身上都發(fā)生過。
以 50 美元的廣告投入,換來 5個訂單,最后卻虧損了約 35 美元,這就是很多賣家在運營過程中的遭遇。
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xù),只需要一個月左右,賣家在這款商品上的虧損就會超過1000 美元,而且銷量和排名都沒有提升,賣家從心里基本上就放棄該商品的打造了,同時得出結論,這個商品打造不起來。
放棄,清貨,轉戰(zhàn)下一個商品。
而下一個商品的打造會是怎樣的呢?依然如故。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