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了解Lazada平臺
Lazada,作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承載著阿里巴巴集團在該地區(qū)的雄心壯志。
自2012年由印尼電商公司Gearbest創(chuàng)立以來,Lazada通過不斷的發(fā)展和擴張,已經成為賣家進入東南亞市場的理想之地。
本文將深入探討Lazada的發(fā)展歷程、市場概況、平臺發(fā)展、流量情況、物流狀況、支付方式、入駐門檻及限制,以及在營銷方面的策略。
一、Lazada的發(fā)展歷程。
Lazada的發(fā)展始于2012年,由印尼電商公司Gearbest創(chuàng)立,并于2014年正式上線。
在2016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Lazada的全資收購,進一步推動了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擴張。
阿里巴巴的介入使Lazada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
二、市場概況。
Lazada的市場概況顯示出其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強大地位。
東南亞六國的電商滲透率在2018年均超過了30%,而印尼和越南更是超過了50%。
這個數字在2019年達到了58%,預計到2023年將會超過60%。
在印尼、泰國、越南等國,Lazada已經超過了50%的電商滲透率,且這些市場仍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三、平臺發(fā)展。
作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Lazada在銷售額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在2020年,Lazada平臺實現了超過118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五年來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3%。
盡管受到疫情的影響,2021年第一季度平臺銷售額同比增長126%達4.92億美元。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Lazada的GMV達到320億美元,同比增長48%。
這表明盡管受到挑戰(zhàn),Lazada仍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態(tài)勢。
四、流量情況。
在流量方面,Lazada表現出色。
平臺用戶已經達到了1.7億,并且每年持續(xù)增長。
在東南亞地區(qū),Lazada的日均活躍用戶數達到了170萬人,月均活躍用戶數超過了500萬。
Lazada是唯一一家日訂單突破百萬的電商平臺,為其在東南亞地區(qū)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物流情況。
Lazada通過其物流平臺LazMall,覆蓋印尼、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提供快捷的配送服務。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Lazada的物流系統(tǒng)目前不支持國際快遞服務,需要通過海外倉或其他方式進行跨境物流。
該平臺在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都建立了自有的物流體系,確保了當地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加高效的物流服務。
六、支付情況。
Lazada通過LazMall作為支付渠道,與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合作,提供多樣化的支付方式。
其中,“BILIBILI”是Lazada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這是一種數字信用卡,為消費者提供了在線購物的便利。
此外,Lazada還擁有“VAT”服務,通過虛擬卡形式,方便用戶在任何地方進行支付。
七、入駐門檻和限制。
想要在Lazada平臺上入駐,賣家需要滿足一系列條件,包括公司注冊成立一年以上、提供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資金不低于30萬人民幣、提供商家聯系方式和物流選擇等。
此外,賣家不得在其他電商平臺上擁有店鋪,以確保其在Lazada平臺上的專一性。
這些門檻和限制旨在確保平臺上的商家具備一定的實力和經驗,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
八、營銷策略。
Lazada致力于與社交媒體合作,通過各種內容創(chuàng)造提高品牌曝光和用戶關注度。
直播、各類營銷活動、內容合作和社區(qū)活動成為平臺推動銷售的有效手段。
Lazada鼓勵賣家積極參與,通過各種方式與消費者互動,提高轉化率和用戶粘性。
在未來,Lazada將繼續(xù)優(yōu)化流量分配、改進品類價格、加強店鋪管理等方面,以提升用戶體驗,確保其在東南亞地區(qū)電商市場的領先地位。
同時,Lazada還在不斷推陳出新,通過與其他電商平臺的合作和推出獨立APP等方式,進一步夯實其在東南亞市場的地位。
總的來說,Lazada作為東南亞電商市場的領軍者,不僅為賣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會,也為消費者帶來了便利和多樣性的購物選擇。
未來,Lazada有望在東南亞電商領域繼續(xù)發(fā)揮引領作用,成為更多品牌和商家進入該地區(qū)市場的首選平臺。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