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貨主和航運從業(yè)者來說,清晰掌握計費標準,能夠準確核算運輸成本,避免費用糾紛,保障自身利益,同時也有助于優(yōu)化運輸方案,提高經濟效益。
一、計費標準的概念計費標準,也就是計算運費時所依據的計費單位,常以容積和重量作為基礎。
貨物的容積和重量存在一定比例關系,通過換算得出容積噸,并與重量噸比較,按較高者來計算運費。
比如,若貨物體積為 1 立方米,重量不足 1 公噸,就屬于容積貨物;反之則為重量貨物。
二、計費標準的表示班輪運輸主要依據容積和重量計算運費,對于貴重商品,按其貨價的一定百分比計費,特定商品還會按個數(shù)或件數(shù)計費。
船公司運價表中,使用特定符號表示不同計費標準:“W”:表示按貨物毛重計算運費。
“M”:指按尺碼或體積計算運費,部分國家運輸木材時會采用特殊的 “板尺” 和 “霍普斯尺” 計算。
“W/M”:貨物分別按毛重和體積計算運費,取較高者收取。
“Ad. Val.”:按貨物 FOB 價格的一定百分比計算從價運費。
“Ad. Val. or W/M”:分別按 FOB 價格百分比、毛重和體積計算運費,取高者收取。
“CWT”:以貨物毛重每擔為單位計算運費(1 擔 = 112 磅 = 50.8 公斤)。
此外,還有按商品實體個數(shù)或件數(shù),如活牲畜 “每頭”、車輛 “每輛” 計收,以及承運人與托運人臨時議定費率計收運費的情況。
在集裝箱運輸中,按每個集裝箱計算運費。
三、計量單位不同國家法定計量制度存在差異,英美等國多采用英美制,我國要求采用 “米制” 或 “公制”。
當托運人提供的貨物體積或重量計量單位與規(guī)定不符時,需先進行換算,以確保運費計算的準確性。
總之,熟悉班輪計費標準,無論是對于貨主合理安排運輸預算,還是航運企業(yè)準確制定運價,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助力在班輪運輸業(yè)務中更加得心應手。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