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藝的“靈魂畫手”代購們,能躲開《電子商務法》嗎?
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了。
法規(guī)明確表示:1、不管什么代購,都需要營業(yè)執(zhí)照,還要是采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yè)執(zhí)照;2、需要繳納稅務,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3、沒有中文標簽、不是國家認監(jiān)委認證工廠生產等奶粉保健品之類不得銷售。
而監(jiān)管對象,也有了正式的專業(yè)稱呼——電子商務經營者。
就連只在自己朋友圈打打廣告的微商,也在監(jiān)管范圍之內。
自此,微商在法律層面也擁有了正式“身份”,正式揮別過去的“裸奔”時代。
面對這場醞釀已久的監(jiān)管,常年活躍在朋友圈的微商代購們陷入了三人成虎的慌亂中。
大家開始試圖通過“我畫你猜”,來避開考點,蒙混過關。
多才多藝的靈魂畫手“代購們”,用手繪的產品圖取代了過去的產品實拍圖,代購們也不再介紹是哪一款產品,只是語焉不詳地進行描述。
例如,Dior999款口紅變成了“999斤的小迪”,SK-II化妝水成了“神仙喝的水”,FOREO Luna的潔面儀成了“鹿晗的妹妹鹿娜”,悅木之源化妝水成了“蘑菇和靈芝燉的湯”…… 。
不僅如此,還有“代購”從語種上規(guī)避起了風險。
日語、韓語都是入門級操作,厲害的八國語言隨意切換。
是不是覺得這年代做代購的不會幾國語言,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代購了。
笑彎腰之后,很多網友決定給那些牛皮蘚的朋友圈代購,一天屏蔽豁免權,畢竟能做到這份上,確實不容易。
好了,言歸正傳,代購們真能憑借這些手繪圖蒙混過關嗎?其實,從新規(guī)條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并非禁止代購,而是要求代購者擁有營業(yè)執(zhí)照,并依法繳納稅務等。
眾所周知,很多代購真正的利潤空間是灰色的關稅,嚴格來說,他們的代購相當于一種走私行為。
而從去年的個稅改革,到此次電商法,足以窺見國家對稅改的決心,所以代購們沒必要挑戰(zhàn)監(jiān)管的力度。
也有專業(yè)律師表示,“根據《電商法》規(guī)定,即便是在朋友圈里做海外代購,經營者也必須披露自身的主體資格、行政許可信息。
此外,經營者對于其代購商品的商品信息也必須全面披露。
這意味著,不管是用中文還是其他語言在朋友圈里進行代購商品的宣傳營銷活動,經營者都必須有效披露商品的重要信息,比如商標、生產地、有效日期等。
用畫圖代替商品原物圖片,或者用外語介紹商品信息等“抖機靈”的方法,顯然不能避開《電商法》對于海外代購活動的規(guī)制。
”如今《電商法》落地了,微商代購們的“天敵”真的來了。
但金鑰匙跨境認為,買全球的健康消費生態(tài)圈,就應該告別野蠻生長,就需要“天敵”和秩序的存在。
今日份話題:#《電子商務法》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歡迎大家下方留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點擊下方鏈接,查看《電子商務法》全文。
https://pan.baidu.com/s/1Z81dncsO-lTaNDqnnHNzEg。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