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注意過機票上由3個字母組成的縮略詞,有人甚至會用三字代碼來指代某些機場,比如紐約的JFK,洛杉磯的LAX。
畢竟,全球每個正式機場,無論是最大的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杰克遜國際機場,還是最小的加勒比海薩巴島上的Juancho E.Yrausquin機場,都被分配了一個三字碼。
但是,這些三字碼代表什么意思,它們是如何分配的?。
兩個正式機構(gòu)負責向每個機場分配獨特代碼。
聯(lián)合國下面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分配的代碼,一般被空管使用,并被航空公司用于制定它們的飛行計劃。
這些代碼實際上有4個字母:第一個字母代表國家,另外3個字母代表具體機場。
例如,佛羅里達的勞德代爾堡·好萊塢國際機場的四字碼為KFLL;K代表美國,FLL代表具體機場代碼。
國際航空運輸協(xié)會(IATA)分配的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機場代碼,也就是我們預訂航班時看到的或在機票上看到的三字碼。
以勞德代爾堡·好萊塢國際機場為例,它的三字碼是FLL,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的三字碼是AMS。
IATA的三字碼有時與ICAO分配的機場代碼最后三位是一樣的,但并非總是如此。
給機場編碼始于20世紀30年代,航空公司通常會選擇它們自己的兩字代碼。
到20世紀40年代,機場數(shù)量太多了,系統(tǒng)開始轉(zhuǎn)向我們?nèi)缃袷煜さ娜执a。
以洛杉磯國際機場為例,它原來的代碼是LA,但在1947年變成了LAX。
等到航空公司決定它們需要一個標準化流程以避免混亂時,IATA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介入機場代碼命名。
IATA美洲地區(qū)企業(yè)傳播事務負責人Perry Flint稱:“IATA代碼是旅行業(y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對于確定航空公司身份、其目的地以及交通文件的識別不可或缺,對于圍繞這些代碼編制系統(tǒng)而打造的幾百個電子化應用的平穩(wěn)運行也至關重要。
”。
在確定三字碼時,首先要確保它是獨一無二的,尚未被任何其他實體使用。
代碼的分配依據(jù)可以是機場名稱、城市名稱,如果這些字母已經(jīng)有實體用了,也可以依據(jù)一些其他有意義并且相關的識別符。
任何兩個機場的IATA代碼都是不一樣的,不過官員稱如果未來機場數(shù)量超過可以分配的三字碼組合數(shù)量,到時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一下機場代碼命名流程。
有些機場代碼容易識別,比如邁阿密國際機場(MIA)、雅典國際機場(ATH)。
有些機場代碼則難以識別,比如新奧爾良阿姆斯特朗國際機場的代碼MSY,是根據(jù)首位攜帶旅客駕駛飛機穿越英吉利海峽的美國飛行員John Moisant命名的。
芝加哥奧黑爾機場的代碼是ORD,是根據(jù)機場前身Orchard Field而命名的。
本文內(nèi)容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zhuǎn)載請注明,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