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CFI)收于1012.6點,比前一周上漲10.3%,連續(xù)第三周保持上漲趨勢,自9月初以來首次突破1000點大關。
航運公司的運力調整導致通往北美、南美、澳大利亞和其他地區(qū)的貿易航線出現更嚴重的空間短缺。
在東西航線上,從上海到歐洲的集裝箱出口現貨價格上漲32.4%,至每標準箱769美元;到地中海的集裝箱出口現貨價格上漲10%,至每標準箱1221美元;到美國西海岸的集裝箱出口現貨價格上漲9.7%,至每標準箱1,916美元;到美國東海岸的集裝箱出口現貨價格上漲7.4%,至每標準箱2,361美元。
在南北航線上,除上海外,中東海灣的集裝箱現貨運價上漲14.4%至每TEU 1,101美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集裝箱現貨運價上漲11.4%至每TEU 792美元,南美的集裝箱現貨運價上漲12.1%至每TEU 2,425美元,南部非洲的集裝箱現貨運價上漲3.3%至每TEU 1,514美元,東非和西非的集裝箱現貨運價上漲5%至每TEU 2,307美元。
在亞洲,從上海到日本關西的集裝箱現貨運價下跌0.3%,至每TEU 306美元,到日本關東的集裝箱現貨運價穩(wěn)定在每TEU 319美元,到東南亞的集裝箱現貨運價上漲1.1%,至每TEU 187美元,到韓國的集裝箱現貨運價維持在每TEU 142美元不變。
據Xeneta稱,即使供需繼續(xù)失衡,明年的運費也不太可能大幅下降。
這家總部位于奧斯陸的運價基準和市場分析平臺運營商預計,到2024年,海運市場的需求將增長2.5%,而供應預計將增長6.5%。
該公司預計,運價將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并在隨后反彈。
截至9月,共交付了236艘160萬標準箱的新船,同時訂購了189艘176萬標準箱的船。
盡管市場狀況不佳,但隨著大型和環(huán)保船的訂單不斷增加,訂單積壓正在擴大。
一些人預計,持續(xù)的供過于求將在28年才能實現供需平衡。
在北美貿易方面,10月份每周提供52.9萬標準箱艙位,同比下降13.6%。
由于供需不平衡,運力調整預計將持續(xù)到年底。
在歐洲航線上,艙位供應減少了近20%,大幅提高了運費。
大型集裝箱貨輪已連續(xù)交付,9月交付7艘13000teu,10月交付4艘24000teu。
10月份每周的空間供應增加了4.3%。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