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進口商面臨集裝箱運費翻倍挑戰(zhàn),市場波動性加劇
據(jù)外媒最新消息,依賴從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進口貨物的印度進口商正經歷新一輪的集裝箱運費上漲沖擊,這進一步凸顯了當前市場條件的高度波動性。
市場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一個多月里,亞洲至印度的即期運價已經實現(xiàn)了翻倍式增長。
具體來說,上海至印度那瓦舍瓦(Nhava Sheva)的運價已經從一個月前的800美元(小柜)和900美元(大柜)飆升至目前的1600美元(小柜)和1900美元(大柜)。
同樣,新加坡至那瓦舍瓦的運費也顯著上漲,從10月中旬的平均700美元(小柜)和1000美元(大柜)漲至現(xiàn)在的1250美元(小柜)和1550美元(大柜)。
此外,中國香港至那瓦舍瓦的運價也經歷了類似的翻倍增長。
一位孟買的貨主表示:“從遠東到印度的海運費率再次上漲,我們的貨代難以找到足夠的艙位,這給我們的業(yè)務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
行業(yè)消息人士指出,運力短缺是導致運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此前,為了抓住中國出口高峰的機會,許多區(qū)域和主干航線運營商曾臨時部署了額外的運力。
然而,這些船舶隨后被轉移至其他市場,如紅海和地中海航線,導致亞洲至印度市場的運力出現(xiàn)嚴重短缺。
更令貨主擔憂的是,達飛輪船(CMA CGM)已通知印度客戶,其AS9(亞洲-次大陸快航)服務在12月將有三次停航計劃。
此外,達飛運營的另一條亞洲內部航線AS6服務也將在其當前東行航次中跳過印度Pipavav港和中國香港。
這些調整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印度進口商的困境。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印度10月的商品出口貿易表現(xiàn)卻相當強勁。
數(shù)據(jù)顯示,10月份印度出口貿易總額同比增長17%,為一年多以來的最快增長。
印度出口組織聯(lián)合會(FIEO)主席Ashwani Kumar表示:“在全球經濟持續(xù)不確定的背景下,如此顯著的雙位數(shù)增長無疑是復蘇的鼓舞信號。
”。
然而,對于依賴進口的印度貿易商來說,當前的形勢仍然嚴峻。
他們不僅需要應對運價上漲和艙位不足的問題,還需要面對市場競爭、庫存管理和供應鏈風險等多方面的挑戰(zhàn)。
因此,如何有效應對這些挑戰(zhàn),確保業(yè)務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成為了他們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內容根據(jù)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