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市場行情分析。
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國,前印度總人口高達13.4億,這一龐大的人口數也意味著巨量的電商潛在需求。
此外印度人口結構高度年輕化,有37%即接近5億的人口年齡在20歲以下,他們生于數字時代,也對在線電商擁有更高接受度,年輕的印度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極具吸引力,已被世界各國及企業(yè)巨頭所重視。
據預測印度中產及新中產人口將在近年達到人口總數50%,自然也會對生活品質更有追求,印度將迎來消費升級新浪潮。
這也為中國產品進入印度創(chuàng)造了重要催化劑。
一、印度的跨境電商市場。
印度互聯網發(fā)展模式不同于中國、美國、歐美等互聯網成熟國家經歷過較久的PC互聯網時代,印度經歷較短的PC時代后直接轉向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2021年,印度有1.8-1.9億網購用戶,并有望在近兩年內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網購用戶第二多的市場。
目前,印度擁有世界上第三大網購用戶群,僅次于中國和美國。
2022年,印度電商市場的規(guī)模預計將實現25-30%的年增長率,到2027年達到1500-1700億美元的規(guī)模。
報告估計,到2027年,印度的電商滲透率將從2021年的4.5%翻番至9-10%左右。
二、印度的消費習慣。
就像10年前的中國一樣,越來越多的印度用戶開始上網并嘗試網購。
印度消費者購物精明,喜歡高品質與性價比,也喜歡品牌產品,他們認為品牌產品具備更好的質量,且對于印度國產貨抱有偏好情節(jié)。
但是他們也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無品牌產品,只要試錯成本低,他們也購買,當然如果產品差的太離譜,依然會收到消費者毫不吝嗇的電商網站差評。
在印度,電商滲透率最高的是手機和電子產品類別(近30%),其次是時尚和日用品類別,各占10%左右。
雖然家居和家具品類的電商滲透率為5%,但雜貨類的滲透率還不到1%。
此外,疫情還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商業(yè)模式,如社交電商平臺、視頻電商平臺、D2C平臺和快時尚平臺。
三、印度的支付方式。
在跨境電子商務支付環(huán)節(jié),印度消費者首選的支付方式仍舊是貨到付款(37.5%),但銀行轉賬與借記卡/信用卡支付分別以29.3%、24%的占比列第二位與第三位。
印度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推動了支付環(huán)節(jié)的發(fā)展,印度網民不再局限于貨到付款支付方式,尤其是貨到現金付款,其他替代型支付方式得到推廣與應用。
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等信用卡機構加快印度市場的開發(fā),逐步提高信用卡普及率;印度銀行紛紛開通網上銀行業(yè)務,有的也開通手機銀行業(yè)務,比如以Snapdeal為首的印度電商企業(yè)增加多種支付服務,將信用卡和借記卡應用在貨到付款方式中。
印度跨境電商發(fā)展現狀如何?。
據了解,印度有1.4億網上零售顧客,僅次于中國和美國,排名全球第三。
2022年5月,印度市場前三大賣家平臺的訪問量分別是,亞馬遜印度站 3.043億、Flipkart 1.869億、Myntra 0.535億。
2021年印度電商銷售額$630億美元,預計2023年的電商收入將增至2022年的四倍。
賣家平臺仍然占主導地位,2022年5月,印度市場前三大賣家平臺的總訪問量達5.447億。
此外,80%的交易是移動端網購,這也使得印度成為世界上移動端網購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
此外,人們首選的支付方式是電子錢包和掃碼支付。
消費電子和服飾在市場份額上明顯領先。
其次是食品和雜貨,珠寶首飾,家具。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