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爾群島是哪個國家?馬紹爾群島簡介介紹
馬紹爾群島(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簡稱)。
地理位置在太平洋中部的島國,屬于大洋洲。
是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部分,由29個環(huán)礁島群和5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東南面島礁統稱為日出群島,西北面的統稱為日落群島,兩部分中間相隔約208公里。
陸地面積約181平方公里(包括比基尼環(huán)礁、埃尼威托克環(huán)礁和夸賈林環(huán)礁等核試驗基地)。
距離美國夏威夷群島3千多公里,距離關島2千多公里。
馬紹爾群島的一千多個島嶼散落在200多平方公里海域上,北部、東部瀕臨太平洋,南部隔海與基里巴斯、瑙魯相望,西部隔海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為鄰。
歷史上,最早是大航海大冒險時代的西班牙航海冒險家來到這里。
后宣稱群島歸西班牙所有。
1788年,英國船長約翰·馬紹爾發(fā)現了這個群島,從此這一群島被命名為馬紹爾群島。
馬紹爾群島曾先后被西班牙、英國、德國、日本、美國占領。
但是讓馬紹爾第一次聞名全球的,是因為它成為美國的核武器試驗基地。
核試驗主要在比基尼島上進行,比基尼島陸地和海底核試驗爆炸的新聞讓服裝設計師看到后設計出比基尼泳衣,設計師認為比基尼泳衣出現的震撼效果不亞于比基尼島上的核武器試驗。
果然真的是比基尼就流行全世界了。
1945年二戰(zhàn)結束之后,美蘇開始爭霸,美國就將馬紹爾群島當成了核武器爆炸試驗基地,1946年到1958年間的十二年時間里,美軍在此投下了67枚核彈。
雖然后來原住民被美軍轉移到安全的區(qū)域,但是初期估計不足而核輻射影響了周邊居民。
雖然后來美國雖然給馬紹爾約6億美元賠償損失,但得不償失。
因為群島周邊的海域和海下生物都受到核輻射嚴重影響,不能食用。
1979年5月1日,馬紹爾群島正式獨立。
氣候類型是屬于熱帶氣候,年均氣溫27℃,年均降水量非常豐富。
人口狀況:原住民主要為密克羅尼西亞人種,大部分居住在馬朱羅和夸賈林兩島上。
據傳,馬紹爾人的祖先是幾千年前由東南亞駕小舟漂泊而來的,因此,早期的馬紹爾群島人以善造“獨木舟”著稱。
馬紹爾人的生活方式,習俗以及社會結構與其他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人基本類似。
整個社會以母系文化為主,所有權和其他權力按母系分配。
目前的人口約6.8萬,主要信仰基督教新教,官方語言是英語和馬紹爾語,貨幣是美元。
首都是馬朱羅。
政治上是西方歐美那種政治體系,三權分立和多黨制及總統一院制。
經濟狀況是,馬紹爾群島是僅次于巴拿馬的世界第二大船舶注冊國,在馬注冊船舶總噸位達約2.5萬萬噸。
有15個飛機場。
漁業(yè)和旅游業(yè)資源豐富。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