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匯率操作國?。
匯率操縱國僅是美國的一個法律概念,根據美國國會1988年的一個貿易公平法案,在2015年細劃出來的一個參考標準。
而且在法案中并沒有提及“匯率操縱國”這個名詞,這個詞只是媒體給的一個方便性稱呼。
而美國設立這一政策主要是因為當年和日本的貿易逆差太大,許多實業(yè)都被轉移到了日本及其他東南亞國家。
當年的美日貿易糾紛很大,對美國的就業(yè)率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所以提出了該項針對日本的提案。
被定義為匯率操作國包括三個標準:。
1、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
2、經常項目順差占GDP之比超3%;。
3、過去12個月內反復凈買入外幣,總額達到GDP的2%。
如果某個國家有一個或兩個指標達標了,就需要將其放入觀察名單并做詳細考察。
如果三個條件都滿足了,政府財政部有義務跟此國進行協(xié)商及設置對策,改善不平等的貿易狀況,比如加增關稅等。
說得清楚一些就是條件是人家設立的,如何定義也是人家說的算。
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有何影響?。
一旦被美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美財政部就會與該國家進行談判,敦促該國解決貨幣低估問題。
在此期間美總統(tǒng)也可以采取相應行動,如果持續(xù)一年被認定為匯率操作國,則可以采取多項懲罰措施,主要包括:。
1、將該國排除在美國政府采購供應地之外;。
2、禁止該國任何項目獲取美國海外私人投資;。
3、呼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加強對該國監(jiān)督;。
4、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評估是否與該國簽訂貿易協(xié)定。
其他國家為什么不能把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其它國家也可以定義類似的名詞。
但是最終還是要看定以后能夠帶來哪些好處,就像我們定義美國為帝國主義,只是能過一些嘴癮,在經濟上或者貿易上很難傷害其根本,而美國的確有實力利用其強大的國家實力來制裁其他國家,從而為本國謀得更多利益,而且美國也確實沒有干預過本國的貨幣市場,還是比較追逐與市場的自由度的。
綜上,美國之所以能夠單方定義其他國家為匯率操縱國,完全是因為其有著強大的金融實力及軍事實力為后盾,只要美國的霸主地位不倒,在匯率問題上則會一直強勢下去。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