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平臺和獨立站。
因特網的流量紅利非常豐富。
舉例來說,最早就是ebay,然后是亞馬遜、速賣通、wish等新興電商平臺,今年增長迅猛的TikTok、FacebookShop等在海外依托社會帶貨。
在一片低谷的流量中,被一大批商品和賣家填滿,尋找下一個洼地后,就無法形成長期可持續(xù)的模式。
事實上,競爭力是目前不少獨立站賣家所關注的方向。
在品牌、產品、服務等方面,可以說是見仁見智,跨境電商獨立站本身也有自己的態(tài)度,專業(yè)網站做專業(yè)的事情,探索自己的優(yōu)勢,并鎖定未來的方向!該平臺為賣家提供了完善的生態(tài)服務環(huán)境,作為交換,賣家需要支付相應的傭金、廣告費,遵守平臺規(guī)則,自身邏輯沒有問題。
但為何有許多平臺賣家會不滿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實際上是平臺越來越擁擠;價格競爭加??;客戶轉換成本增加;規(guī)則紅線好摸。
獨立站,一個自由和安全的“私人土地”,是自己工作的主人,至少看起來不受平臺的約束。
長時間做會帶來強勢客戶沉淀,口碑宣傳,回購等。
不需要這么多規(guī)則和限制,一個人站起來似乎是個好選擇。
2、市場數據證明一切。
基于市場調查數據,GMG市場調查顯示,63%的消費者在購物前會考慮退貨政策,近半數的消費者表示,如果獨立商家能提供更寬松的退貨政策,他們會購買更多的商品!就總體趨勢而言,“黑五”2020年,有4400萬買家在獨立shopify購物,比2019年增長50%。
有資料表明,消費者更愿意到獨立站購物,這也表明了2021年獨立站的趨勢。
同時,人們對社會媒體的使用也大大增加了。
在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成功引導品牌的賣家并不多見。
獨立站,帶來良好的發(fā)展機遇。
加之平臺政策的逐步收緊,許多賣家很難賺錢。
自主性高,使一些賣家涌向獨立站做長期規(guī)劃。
簡而言之,獨立站就是由品牌方構建的具有銷售功能的網站。
做跨境業(yè)務,現在不外乎是平臺和獨立站兩種方式。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