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傳統(tǒng)進出口貨物禁限管制有哪些
Qoo10亞洲商貿圈跨境問答2025-07-3117800
責任主體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fā)貨人應當向海關如實申報,交驗進出口許可證件和有關單證。
禁限管制政策通常有明顯目的指向,對貨物進口或出口后的用途有明確限制、以避免貨物被非法使用或超范圍使用,從而導致禁限管制政策實際失效,因此,對許可進出口的企業(yè)進行嚴格管理,要求收發(fā)貨人交驗進出口許可證件。
證件要求限制進出口的貨物,沒有進出口許可證件的,不予放行。
禁限管制屬于進出口政策管理措施,屬于進出口許可。
對于禁限管制的貨物,必須獲得進出口許可,經(jīng)海關驗核許可證件后,才能放行,不能擔保放行。
法律責任違反海關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逃避海關監(jiān)管,逃避國家有關進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貨物、物品進出境的,未經(jīng)海關許可并且未繳納應納稅款、交驗有關許可證件,擅自將保稅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以及其他海關監(jiān)管貨物、物品、進境的境外運輸工具,在境內銷售的,是走私行為。
在內海、領海、界河、界制、船舶及所載人員運輸、收購、販賣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沒有合法證明的,按走私行為論處。
上述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海關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并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標簽跨境電商
本文內容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