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快報激活碼778899分享:產品運營 各種產品圖的畫法
柚子快報激活碼778899分享:產品運營 各種產品圖的畫法
經??吹骄W上有人問,產品經理要畫哪些圖,怎么畫流程圖等關于畫圖的問題。
確實,畫圖是產品經理必備的硬核技能。然而,畫圖又不僅僅是畫幾個圖而已。
做產品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規(guī)范指導,容易讓人為了畫圖而畫圖。
甚至,在很多外行看來,感覺產品經理就是個畫圖的。
還有人戲稱,去大廠當產品經理,就是個畫圖仔。
幸好,我從最初做項目,就學著用 UML 進行需求分析。受益于此,我漸漸體會到,畫圖背后的邏輯和意義。
趁這段時間,從畫圖入手,用自己的理解,總結自己做產品的方法。
01
當我們畫圖時,是在畫什么
1. 探尋本源
在需求分析領域,談到畫圖,不能不提 UML 。
早在 IT 軟件時代,UML 就是一套非常好用的需求分析、系統(tǒng)分析設計的工具和方法。
那么,什么是 UML ?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tǒng)一建模語言,是一種用來對軟件系統(tǒng)開發(fā)的產出進行可視化、規(guī)范定義、構造和文檔化的面向對象的標準建模語言。
——這是比較官方的定義。
我理解:它是用一套規(guī)范的可視化圖形,及建模方法,來描述軟件系統(tǒng)的分析、設計等各個階段,最終形成可視化、文檔化的產出。
作為一門語言,UML 在建模過程使用的基本圖形元素,就是它的 “詞匯” ,如用例、參與者、類等;而這些元素間的使用規(guī)則,好比 “語法” ,如用例圖、活動圖便是在這種 “語法” 指導下繪制的視圖。
學習一門語言,既要學習其 “詞匯” ,也要掌握其 “語法” 的運用,將 “詞匯” 合理組織起來,才能編寫足以 “傳情達意” 的 “文章” 。
UML 中,通過元素、視圖建立起來的模型,正是這樣一種可準確描述需求,又便于用開發(fā)思維去理解的 “文章” 。
UML 不僅提供了一套工具,還提供了一套思想和方法。
學工具,只能讓我們知其然;掌握該工具背后的思想和方法,才能讓我們知其所以然、活學活用。
UML 中,將可視化視圖分為 “ 靜態(tài)視圖 ” 和 “ 動態(tài)視圖 ” 。從“ 靜 ”和“ 動 ”兩個維度,來描述軟件系統(tǒng)。
這也是人們描述現實事物的方法。
從 “ 靜 ” 的方面,描述事物的結構性特征;
從 “ 動 ” 的方面,要描述事物的行為性特征。
一靜一動相結合,便能把事物全面、準確地描述清楚。
這讓我明白,做產品需求分析,也是對需求進行描述和表達。
使用這種方法,從靜態(tài)、動態(tài)兩個視角維度去分析和描述需求,就有了指導思想,能提高準確性和效率。
2. 畫圖的實質
這就不難理解,當我們畫圖時,一方面是在借助工具,對業(yè)務、需求、場景等進行梳理;一方面是在對需求、產品進行描述,并輸出可視化的材料,供相關人員,閱讀使用。
因此,畫圖,是需求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可視化的方式,對需求進行梳理和展示。
需求理解和描述清楚了,才能真正把想法落地變成產品。
同時,產出的可視化圖形,是后續(xù)產品規(guī)劃、研發(fā)、設計、測試,及優(yōu)化迭代、問題排查等的重要依據。
3. 本文思路
UML 中的圖形、視圖、建模方法等知識內容很多,要深入學習,推薦《 大象:Thinking in UML 》一書。
本文,結合在產品工作用到的內容,及自己的理解、體會,先從整體進行總結,建立一個整體的認知框架,后續(xù)再具體深入。
為了方便理解,我結合在資訊、充值等方面的經驗,虛構了一個小型 APP 的前端需求,作為案例來分析。從靜態(tài)、動態(tài)兩個維度,總結在產品工作中常用的視圖。
02
從靜態(tài)視角看需求
從靜態(tài)的視角去分析需求,是用靜態(tài)視圖,來描述產品的結構性特征,這些結構決定了產品是由什么組成、能做什么、長什么樣的。
在 UML 中,靜態(tài)視圖包括用例圖、類圖、包圖。類圖與包圖,在產品層面較少使用,開發(fā)層面更為需要。
結合實際工作,總結產品的靜態(tài)視圖有:結構圖、用例圖、無交互的原型圖。
1. 結構圖
結構圖,顧名思義就是描述、展示產品的基本結構、框架。它能清晰展示產品有哪些模塊、功能或系統(tǒng)組成,它們之間的層級、從屬等結構關系是怎樣的。
這在需求分析的初始階段,就要明確。
好比,建一棟樓,需要有建設藍圖,得先知道樓要建多高、地基要挖多深、面積多大、蓋多少層等基本的框架信息。
結構圖,像一棟樓的框架,那么一旦確立,就很難改,除非推倒重來。所以,一開始一定要搞清楚,避免挖坑。
當然,在基本框架下,隨著對需求的不斷深挖,各模塊、功能、系統(tǒng)之間的結構、層級、從屬關系,會更加清晰,結構圖也要細化、完善。
根據使用情況,結構圖大致可分為:功能結構圖、信息結構圖、產品結構圖。
1)功能結構圖
功能結構圖,就是描述產品都有哪些功能,層級和歸屬關系是怎樣的。
這在產品工作中,經常用到。大部分人做產品,都知道在規(guī)劃產品時,要畫功能結構圖。
現在用案例來看看這些圖是怎么畫的。
這個虛構 APP 的需求是:要做一個 APP ,給用戶提供電商優(yōu)惠活動信息、手機話費充值,后續(xù)會加更多功能,發(fā)展用戶體系等。
一般經過需求調研和確認,腦海里就要有個大概的框架,這個 APP 給什么人用的、由哪些功能組成。
這個需求,我只能先腦補需求調研和確認的過程,然后得出這個產品大概要有:首頁聚合展示、優(yōu)惠活動、話費充值、個人中心,這四個大的功能模塊。
功能結構圖
2)信息結構圖
信息架構圖,跟功能結構圖,容易搞混。
其實,有所不同,信息結構圖重點在 “ 信息 ” 。也就是,從信息的維度,將整個產品的信息進行抽象、歸類,說明產品包括哪些信息、字段數據。
這有點類似,UML 中的類圖。在產品層面,更多是要把產品里面的信息進行整理、歸類、描述清楚,特別是信息的類型、條件、規(guī)則。比如,標題字數上限、圖片尺寸等。
案例中的需求進行抽象,可以得出如下簡單的信息結構圖。
信息結構圖
3)產品結構圖
產品結構圖,網上說法不一,這本來就沒什么標準,關鍵是看怎么理解、怎么用,能把需求準確、清晰地描述出來即可。
個人理解,產品結構圖,就是「 功能結構圖 」與「 信息結構圖 」的結合。
就是在描述功能結構后,把對應功能模塊有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字段的定義、規(guī)則、條件、類型都列出來即可。
這種做法,更為常用。這個圖畫出來內容比較多,因為篇(太)幅(懶)關系,這里就不再畫,可以自行腦補下。
2. 用例圖
用例圖,采用參與者和用例來展現產品的功能性需求,是 UML 中一種很重要的視圖。
在 UML 中,將用例圖,分為業(yè)務用例圖和系統(tǒng)用例圖。
除了畫圖,還要寫用例規(guī)約,以描述說明用例,包括對用例的描述、參與者、前后置條件、基本流程等,一般用表格形式比較清晰。
1)業(yè)務用例圖
業(yè)務用例圖,是從業(yè)務的視角,通過業(yè)務建模,對業(yè)務進行描述。
這里說的業(yè)務,是在還沒有新系統(tǒng)或產品前,業(yè)務是如何進行的。
UML 使用業(yè)務用例圖,進行業(yè)務建模,旨在把業(yè)務描述清楚,發(fā)現業(yè)務問題和難點,這樣的新系統(tǒng)才能更好的融入業(yè)務去解決問題。
簡單的需求,很少畫業(yè)務用例圖;如面對比較復雜、有規(guī)模的需求,建議最好用這個思路進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發(fā)現業(yè)務問題,以保證產品需求不跑偏。
案例需求中,就話費充值這個業(yè)務,可畫成業(yè)務用例圖如下。
業(yè)務用例圖
2)系統(tǒng)用例圖
系統(tǒng)用例圖,是對有新系統(tǒng)或產品后,業(yè)務又是如何進行的,進行建模描述。它是對業(yè)務用例進行分析得到的,是系統(tǒng)的開發(fā)范圍。
簡單看來,「 系統(tǒng)用例圖」與「 功能結構圖」很類似。
功能結構圖,只是從產品或系統(tǒng)層面,描述都有哪些功能。
系統(tǒng)用例圖,則是從使用者的角度,描述對應用戶能使用產品做什么。這樣的好處,是讓我們時刻以用戶為中心,思考產品和功能。
好多人,在做產品時,經常做著做著就忘了用戶是誰、產品或功能是給誰用的。使用系統(tǒng)用例圖,可以幫我們避免這一點。
以下為案例需求的系統(tǒng)用例圖。
系統(tǒng)用例圖
3. 原型圖(無交互)
原型圖,是產品經理最熟悉不過的,也是最常用的。甚至,有不少人,以為做產品就是畫原型圖,一接到需求,巴不得馬上打開 Axure 畫圖。
眾所周知,原型圖,是產品表現層面的 Demo ,描繪產品的界面長什么樣,功能如何設計、擺放,有哪些內容。
好比,建一棟大樓,需要設計每一層樓的布局,都有哪些房間、大小怎樣,到具體每一間房的格局,什么地方設置門、在什么位置安窗戶等。
一般來說,無交互的原型圖,屬于結構圖的范疇。在工作中,為了提高效率,很少畫交互型的原型,除非像大廠有專門的交互設計師。
畫原型,除了要準確把握需求,還涉及一些人機交互、視覺設計的知識。這里不具體展開。案例中的話費充值功能,簡單繪制原型參考如下。
話費充值頁面原型
03
從動態(tài)視角看需求
從動態(tài)的視角去分析需求,則用動態(tài)視圖,來描述產品的行為性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產品是怎樣運行的。
在 UML 中,動態(tài)視圖包括活動圖、時序圖、協(xié)作圖、狀態(tài)圖。協(xié)作圖,在產品層面較少使用?;顒訄D,就是常用的流程圖。
結合實際工作,總結產品的動態(tài)視圖有:流程圖、時序圖、狀態(tài)圖。
1. 流程圖
流程圖,是描述為完成某個目標,需要以什么順序做哪些動作;能直觀描述實現目標過程的具體步驟。在很多領域,被廣泛使用。
梳理、繪制流程圖的過程,也是一種流程化的思考。
UML 中,流程圖,也叫活動圖;另外,還有泳道活動圖。產品上,都經常使用。
1)普通流程圖
普通的流程圖,就是在描述產品的具體功能,在具體場景下,是怎么一步步實現的運轉過程。
普通流程圖中,包括了多個不同對象執(zhí)行的動作事件,只能大致描述過程;無法將整個過程中,參與的各個對象體現出來。
案例需求中,從用戶感受到的充值過程,用普通的流程圖來梳理,可繪制如下。
用戶充值話費流程圖
2)泳道活動圖
泳道活動圖,用來梳理、描述有多個對象參與的流程,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系統(tǒng)。
泳道活動圖,在活動圖的基礎上,引入了泳道,像游泳比賽的運動員只能在其泳道中比賽一樣,規(guī)定每個對象的動作只能畫在其對應區(qū)域。
這樣,可以很好地體現整個過程參與的多個對象所做的動作和順序。
同樣是用戶充值話費的過程,在產品層面,至少有用戶、APP、管理后臺、話費供應商(這跟每個公司的業(yè)務和系統(tǒng)情況有關,但基本邏輯類似。)的參與才完成。
因此,用泳道活動圖來描述,最合適不過。為了避免示例圖過于復雜,此處僅畫出正常流程,并未包括異常分支。
話費充值泳道活動圖
2. 時序圖
時序圖,用于描述產品為實現某一具體目標,多個參與對象之間按時間順序交互的過程。
時序圖,與泳道活動圖類似。不同的是:時序圖更強調對象在交互過程中消息事件的發(fā)生順序。
有時為了了解系統(tǒng)性能,或優(yōu)化體驗,要統(tǒng)計某些交互的時長,用時序圖,就很方便定義和描述。
用時序圖來梳理多個系統(tǒng)間的交互過程,特別好用,我最常使用。時序圖畫得好,泳道活動圖不畫都沒關系。
同樣用戶充值話費過程,用時序圖來梳理,可以對比下與泳道活動圖的區(qū)別。
話費充值時序圖
3. 狀態(tài)圖
狀態(tài)圖,用于描述產品為完成某個目標,某個對象的狀態(tài)變化和流轉過程。狀態(tài),是對象執(zhí)行或等待某個事件的條件。
常見的,有電商的訂單狀態(tài)、快遞物流狀態(tài)、支付狀態(tài)等。
系統(tǒng)中對象的狀態(tài)細化和明確,對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處理過程,和事后問題排查有很大幫助。
狀態(tài)圖非常重要,又很容易被忽略。以前填過很多坑,就是產品沒定義好狀態(tài),結果開發(fā)按自己想象補上了,事后發(fā)現問題,處理起來很麻煩。
如案例中,如今的話費充值,雖然到賬時間很快,但訂單在系統(tǒng)的流轉過程,也有各種狀態(tài)的變化。
下面以此為例,看看一個比較完整的狀態(tài)圖,可以注意下其與流程圖的區(qū)別。
話費充值訂單狀態(tài)圖
04
原則與工具
1. 基本原則
畫圖,雖說沒有標準答案,但畢竟,產出的可視化圖形是后續(xù)工作的重要依據,也要給各環(huán)節(jié)的人閱讀使用。
所以,為了保證產出質量和工作效率,還是要滿足以下基本原則:
邏輯合理、清晰
沒有疏漏
可讀性強
美觀
2. 善用工具
畫圖、分析過程,可用的工具很多,只要功能滿足我們的需要,用起來順手即可。
另外,一定要善于利用工具,讓工具為我們所用,可找準一兩個工具,用好它,能大大提高效率。
比如,Axure 就非常強大,不僅畫原型圖,大部分圖都可用它完成。
甚至,還能用來寫需求文檔,這樣輸出的文檔相對統(tǒng)一,便于管理和閱讀。
其他常用的,有 Visio ,及專門畫思維導圖的 MindManager、XMind 等。
其實,只要掌握了方法,哪怕是用紙和筆,照樣能描述清楚。
05
回顧總結
總結一下:做產品為什么要畫這些圖?
首先得明白:為什么要畫圖?
因為,畫圖是需求分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用可視化的方式,對需求進行梳理和展示,把需求描述清楚,才能保證想法落地變成產品。
能幫助我們梳理、分析需求,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清楚需求
能產出可視化的需求描述,便于閱讀使用
其次得知道:為什么畫這些圖?
因為,畫圖有一定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能提高準確性和效率。
UML 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從產品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個視角進行描述。
由此,有了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種視圖,每個視圖有對應的圖形,供不同情況使用。
1)靜態(tài)視圖,描述產品的結構,決定產品是由什么組成、能做什么、長什么樣的。包括:
結構圖:功能結構圖、信息結構圖、產品結構圖
用例圖:業(yè)務用例圖、系統(tǒng)用例圖
原型圖(無交互)
2)動態(tài)視圖,描述產品的行為,決定了產品是怎樣運行的,包括:
流程圖:普通流程圖、泳道活動圖
時序圖
狀態(tài)圖
06
寫在最后
寫完之余,感受頗深。
原本只想大概總結下,不料職業(yè)病又犯了——為了總結,把整個分析過程的思路重新捋了一遍,把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分析視圖畫了一遍。
雖然嚴重影響進度,卻感覺體會又加深了。
平時分享,可能幾句話就能講清楚的內容,用文字記錄并表達出來,卻是刪刪改改,終不能滿意。
篇幅關系,很多內容未能很好展開,每個人對文字的理解也不同。
況且,個人的理解和思路,也并非標準答案;只是通過自己的總結,拋磚引玉,提供一些參考,愿您有所啟發(fā)。
感謝閱讀!
柚子快報激活碼778899分享:產品運營 各種產品圖的畫法
文章鏈接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金鑰匙跨境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轉載請注明,如有侵權,聯系刪除。